眼科陈岚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势汹汹,一场无声的战役在2020年春节前打响,陈岚医生的老公属于接到到抗击“新冠”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批人,作为中医院抗疫主战场的后勤主任,必须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战场提供必须的枪炮弹药,作为眼科的一名骨干医生,在这节骨眼上,她也在心里告诫自己,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时值抗击疫情关键时期,科室大部分的医生和护士都抽调到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仅剩下她和另外一名医生共同撑起眼科门诊的诊疗。
刚上高中的儿子得知爸爸去了一线,妈妈要两天一班的倒班,贴心地对妈妈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和爸爸去工作吧。你们要做好防护措施,平安归来!”。
虽是春节,看到爸爸、妈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比平时还要忙碌,既骄傲,又打心里支持。
眼科罗莹
春节,原本该是一派喜气洋洋,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一切。她叫罗莹,是眼科骨干医生。因为这次突发的疫情,老公作为消化科主任,疫情开始就接到了参与疫情防控的通知,派去中医院一线支援。她也接到命令,要继续坚守眼科门诊。
一边帮丈夫收拾离家的行李,一边充满着满满的担心和不舍。丈夫安慰她道:“你放心,会没事的,我们会做好万全的防护措施,不会有事的。”
时值家里母亲生病,老公又在一线,自己也要参与门诊倒班,工作家庭的压力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但她深知,疫情当前,救治病患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疫情之下,在她身上,展现出中国女性的力量让人感动、震惊、赞叹。
眼科罗成杰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我们都在准备喜气洋洋过大年时,武汉传出的疫情扑灭了这份喜气。罗成杰作为一名异地人,早早就对难得的新年假期做出了规划,值班到初三后就可以带着媳妇儿子回老家共聚天伦,假期虽然短暂,却值得期待。
然而,还没有等到新年排班表的执行,疫情的突然造访摧毁了计划的一切,科室大量人手抽调一线,仅剩两名医生坚守眼科病区阵地,罗医生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坚守,虽然没有一线的硝烟弥漫,但眼科半壁江山的沉重仍让他没感到丝毫的轻松。
不仅如此,罗医生的爱人,作为一线冲锋人员,站在了战争的最前线,为了避免传染家中幼子,夫妻俩只能暂居医院宿舍。
一场战役,虽然打破了与父母幼子的欢聚一堂,但赢得了作为医护人员的荣誉感使命感。
眼科副主任苏艺
感人,夫妻双双在抗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苏艺和妻子都走到了抗疫的最前沿。作为一名医生,接到疫情期间要在住院部倒班,坚守岗位时,他没有如何迟疑,如年轻人一般,隔天就上一个24小时班。“救死扶伤,抗击病毒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
苏艺的爱人是公务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立马就参加她单位抗疫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回家往往是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他安慰妻子道:“你的坚守,给了群众一份稳稳的安全,一线同事多了一份妥妥的支撑,要坚持住”。
而此时,家中父亲生病住院期间,家里的大小事都要靠他一个男人操持。每天在住院部倒完班后,首先去看望父亲,然后回家承担家务,只想让妻子下班回家能有休息的机会。
苏艺动情地说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关键时刻,不仅要保大家、也要顾小家”。
叶丽萍护士
病人有需要,我们就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叶丽萍护士第一时间跟领导请愿,请战一线,却没有得到批准,她转而提出主动承担眼科门诊所有的检查工作,让更多人可以去一线帮忙。
作为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护士,除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她还是一位可亲可爱像母亲一般的人,关爱着科室每一位同事。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为了让同事顺利及时的回到工作岗位,她开私家车往返近500公里跑手续开通行证,远赴宜昌接回科室医生参与一线抗疫工作。
叶护士笑着说:“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我不在前线,没办法成为最坚实的堡垒,但我也要尽全力为抗疫工作尽一份力。”
叶老师的老公是一名公安交警,疫情开始就投入到了一线抗疫工作。不分白天黑夜,长期值守在卡口上。
叶护士现在心里最愧对的是女儿。春节期间,独生女儿从武汉回来,原本想趁春节好好陪陪她,现在看来又是没法兑现承诺了,但她却无怨无悔。
感谢您们,默默付出的白衣战士。(眼科 陈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