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应城市人民医院大批医务人员选择逆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处处都能看到“舍小家保大家”的护理姐妹们忙碌的身影。
赵丹和褚金翠就是她们其中的两位。她们既是同事,又是好友,一起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已8年有余。疫情发生后,两人在第一时间就不约而同地主动请战,申请将自己安排至最前线的地方工作。
大年初三,个子不高的赵丹匆匆辞别家人,丢下尚且4岁的女儿,来到病人最集中的感染性疾病科报到,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过一次家。
当时感染性疾病科整个两层楼都住满了病人,其中重症、危重症病人也很多,这种特殊疾病护理工作尤其繁杂。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在危险的隔离病区内来回奔波,一待就是6到8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连站着休息都是一种奢望。他们除了要对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生活护理,清理口腔,整理呼吸机管路,还要给病人喂饭喂水。最危险的要数给气管插管病人吸痰了,护理者不仅操作要娴熟,并且要严格控制时间确保效果,更要冒着被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巨大风险。“卧床病人每两小时要翻身一次,大小便失禁病人及时清理擦洗,更换床单位要果断快速!”只见赵丹平静地对新来的同事做着交接。轮休刚刚结束,她又主动请缨加入驰援中医院的队伍!到中医院第一天,她就遇到了状况,一位病人犯情绪,死活不肯配合治疗。她得知情况后,主动来到病人床旁,认真了解病人情况,仔细聆听病人倾诉,最后病人在她的耐心劝导下终于情绪安定下来,愿意配合治疗。旁边的姐妹们见状都给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却又平静地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了。
褚金翠,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儿子刚刚两岁。2月4日已在人民医院血防病区的一线上战斗,血防隔离病区透析病人很多,这类病人护理起来异常复杂,在执行特别疾病护理的同时,还要进行透析护理。连续工作20天的她,本来可以轮班休息了,可在血防病区整合的当天,她得知医院要紧急抽调一批护理姐妹驰援中医院。瘦弱的她毫不迟疑,当天下午直接登上了开往中医院的专车!褚金翠的丈夫也是医院职工,夫妻二人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却互不能相见。她只能利用晚上休息的间隙,用视频短暂的同老家的两个儿子沟通。
在市中医院住院部六楼,赵丹和褚金翠姐妹俩尽管都穿着严实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但透过熟悉的眼神,她们依然认出了对方!她们互相鼓励,彼此宽慰。她们坚信,胜利一定就在不远的前方。
今天,姐妹俩默契地合作,又圆满地完成了一天35个病人的护理工作!
明天,她们将继续在隔离病区奋战,她们说“疫情不止,我们不退!”(宣教科)